找到相关内容611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本焕长老: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

    苦”的大慈精神和大悲愿力,就一定能成佛,这是佛说的。 释迦牟尼佛就在经上说过: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”。只是我们现在还发心不够,修心也不够,还没有真正做到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实际行动。所以,我们就还没有成佛、成菩萨。这不能怪任何人,只能说我们还没有发大心,或者说发心还不够呀! 现在我们的福报太大了,所以造业也就越深了。如果再不当下发大心,发恒常心,恐怕我们真的很难了道呀!我们不但要发心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75993773.html
  • 如何戒除邪淫

    不是?所以那时候抓住机会,补充材料。因为对战的时候,完全是材料够不够、经验够不够的问题。比如一个美女现前的时候,你的观察材料够不够、经验够不够?差别就在这个地方。  夏天坐公车的时候,对于汗臭你可能会...出去,对治他,力量不够,好!增加六号,派七号从后面偷袭……,我材料很够啊!调兵遣将调得很快活。其实掌握到原理的话,随手拈来都是材料。  2.见到美色就对她念阿弥陀佛,愿她早脱女人身。或将她想成自己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戒淫|教育|邪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829213370.html
  • 慈心作意

    人的心。对一个人讲话,就是对全世间讲;做一件事就是对全世间做。你要确定这一点,如果不确定的话,你还是在世间思维,还是在三角关系。   一个修行人,他永远感到自己的慈悲是不够的;面对世间,永远有一种惭愧...,那种感觉要抓到。   “有惭有愧”是一个修行人最基本的心。惭愧心要由慈悲心来,没有慈悲心,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惭愧心。惭愧自己不够慈悲、不够柔软、对苦不够担当,这样才叫惭愧。   惭是在自己的眼中,感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5445721.html
  • 智随法师答:别的东西会控制专修念佛的人吗?

      有两种可能:一是受自己业力影响,二是受外在因素的干扰。无论哪种,都说明其信仰不够深入,不够稳定,才会如此。如果自己心存正念,信仰纯正而专一念佛,外在纵有不干净的因素干扰,也不会动摇念佛的信心,...

    智随法师

    智随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1/19232334152.html
  • 要成佛必受魔

    奋斗到底,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的。所谓「要成佛必受魔,要学好冤孽找。」人不够德行,随风飘荡,就堕落了。有足够德行,则不会被魔王所摇动。为什么?因为生生世世所修的根基深厚,什么魔来也不怕。   我们所犯...不够,脾气就很大,无明很重。若有德行,脾气也没有了,无明也化了,化成智慧。所以我们修行就要培植德行。   学佛的人,要注重德行,不可做缺德的事,这就是修行的真谛。欲要消除业障,必须要供养。供养可以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0840180.html
  • 上海:18位法师进校园研读MBA

    遥远的名词,在大学的校园里就这样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一起了。和尚不但要懂佛学,还得明白一点现代化管理,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?人才?不够准确,应该是复合型人才! ...

    央视国际

    |上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09/181109901.html
  • 药王菩萨

      《法华经》那位药王菩萨,早在佛陀座下,就已经深得肉身变化的三昧了。之后,他不断在考虑:“我今后将怎样供养佛和法华三昧才好呢?”一想到此,他即刻跃上天空,运用三昧的力量,散落七宝、花香、幡盖来向佛供养。   之后,他虽然脱离三昧,但对自己的供养心仍嫌不够。于是,在一千二百年里,他经常吃下各种香食,饮了各类香油,然后,身穿天上的白衣,燃烧自己的身体。紧接着他亲口发誓:“但愿我身体的光明...

    龙树菩萨原著

    |药王菩萨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803533071.html
  • 觉之路BLOG域名更换通知

     有对于本版blog的修改意见,功能完善,有空间在不够用时,请联系szpure@jingtu.org。  博客页面模板下载:http://skin.oblog.cn/...

    佚名

    |觉之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3/1941143273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事实上出家不是象你前面所说的那样严格吧?

    十五世纪缅甸有一位本来是高僧后来还俗做了国王的达磨悉提,他鉴于当时僧众之滥,曾经通令全国僧众重新受戒加入僧伽。由于他的严格整理,当时缅甸僧侣人数从数十万人减到一万多人,其余不够资格和不愿再度受戒的,均...

    赵朴初

    佛教常识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621211073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学佛何谓专修与杂修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广大无边的佛法,都在令众生觉悟菩提,成就佛道,这是别无异议的。根机不够鲁钝而杂修,总是难修成就的,只要教理通达之后,如实专修,照样亦可得证涅槃之道,专修而不杂修易成道业,因为置心一处,无事不办,何以故?一回生、 二回熟、三回巧,专精一向,别无异念,亦能产生触类旁通,如是巧妙亦能达成大小不二,广狭不二之妙;终了亦必成就无上佛道。   有些根机顿利者,则能广学广修广证,从中亦然无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412112534.html